中美碳减排协议是美国人下的圈套吗

昨日,中美双方出人意料地发布了《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两国在声明中公布了各自温室气体减排计划,中国碳排放量将2030年左右封顶。消息一出,就有人质疑这是否会损害中国经济。这究竟是否美国人下的套? …[详细]

“经济增长和碳减排水火不容”是一种过时的错误观念

中美碳减排协议刚达成,关于“圈套”的质疑又来了

昨日发布的《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核心内容是“美国计划于2025年实现在2005年基础上减排26%-28%的全经济范围减排目标并将努力减排28%。中国计划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且将努力早日达峰,并计划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

在全球气候谈判苦陷僵局的当下,中美达成了碳减排协议,是一个出人意料的突破成果。全球各主要媒体迅速将这条新闻搬上了头条。这次协议的突破之处在于,这是中国首次宣布,碳排放总量将于何时达到峰值,并承诺争取早日实现这一目标。

众所周知,经济的发展、工业的增长绕不开化石燃料的消耗,现在把碳排放的“天花板”都设置了,是否会影响中国的崛起?以往中国不过就承诺单位产出排放下降,现在怎么就承诺了总量?消息一出,有关“中了圈套”的质疑就在网友留言中层出不穷。比如有人声称“美国有苹果、特斯拉、思科、IBM、通用等企业挣全世界人的钱,少点高污染企业对人家没影响,中国就是贫穷的国家,马上就经济危机了!”,有人则对美国目的做了“揭露”:“欧美发达国家排放了几百年,现在人均排放量也是中国人的好几倍,凭什么要求发展中国家没有完成工业化发展就搞减排,这不是变相限制贫困国发展吗?”

两点理由证明“碳减排与经济增长并不矛盾”

应该说,这些不是什么新鲜论调,自“气候谈判”出现伊始,类似的“圈套论”“阴谋论”就一直存在。但在雾霾频发,人们渴望APEC蓝的当下,这种论调已大为减少。不过,仍有必要说说这种“圈套论”到底错在何处——根本上的原因就在于,“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必然正相关”本来就不成立。

事实上,最近就有两份权威报告论证了这个说法。一份报告来自一家顶尖国际组织进行的大型研究“新气候经济项目”,另一份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两份报告均宣称,采取强有力的举措来限制碳排放,对经济增长几乎没有负面影响,而且实际上还可能促进经济更快速地增长。

这真的可能实现吗?不要吃惊。原因就在于,限制碳排放的成本并不如你想象的那么高,而最近的研究则显示这个成本可能比当初估计的还要低。这里有两个具体理由。

德国的新型风力涡轮机,可再生能源正在该国飞速发展,令价格下降。(图片来自纽约时报)德国的新型风力涡轮机,可再生能源正在该国飞速发展,令价格下降。(图片来自纽约时报)

第一点是,可再生能源技术有了显著提升,特别是太阳能发电的成本大幅下降,2010年以来就已经削减了50%。更准确的说法是,过去10年,太阳能板的全球销量每隔21个月就会翻倍,而销量每翻倍一次,价格就会降低20%左右。而且,可再生能源即便存在不稳定等局限性,也并不影响其成为一个大型经济体的重要电力来源。在德国,随着持续不断的巨资投入,该国电力系统改造工程已经取得了惊人的成效:可再生能源对该国电力供应的贡献率很快就能达到30%,要知道这可是一个8000万人口的大国。

第二点是,限制碳排放会带来很多“协同效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文件显示,最重要的协同效益涉及公共卫生领域:燃煤会引起多种呼吸系统疾病,进而推高医疗成本,降低生产率,如果限制燃煤,医疗成本便会降低,并促进生产率的提升。对于这点中国人应该更为熟悉。去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首次指认大气污染“对人类致癌”。而彼时正值河北已经连续九个月在“十大空气质量较差城市”中占一半以上。这不就是“拿命换钱”的发展模式吗?GDP增长得再高,城市无法住人,又有什么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文件认为,协同效益说明,那种常用于反对限制碳排放的论调是错误的。即便没有达成国际条约,也有充分的理由采取应对气候威胁的行动。

碳减排行动成本和难度之低,也许都会超乎想象

在著名经济学家克鲁格曼看来,大幅削减排放比几年前的最佳设想还要容易,而减排举措在中短期内就会带来大量好处。“经济增长和气候行动水火不容的观点,听起来现实又冷静,但其实是一种稀里糊涂的错误观念。这些阻止我们采取行动拯救地球的特殊利益和意识形态,如果有朝一日能被化解,我们就会发现,行动的成本和难度之低,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在国内,同样有很多民众甚至包括一些决策者都认为,“只要一讲环保,这些地方的经济就要完”。但有道是“置之死地而后生”,下大力气减排,治污,把敢于随便排放、随便污染的企业直接关掉,未尝不会走出另外一条发展道路来,而且没有想象那么难。

观念的转变和行动上的努力,有助于应对依然严峻的气候形势

在国家层级和能源业内,观念的转变已经相当之快

事实上,在最高决策层和气候领域业内,这方面的观念已经在飞快转变。2009年,时任总理温家宝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还只是承诺,“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但到2014年,无论是气候谈判官员还是最高决策层,现在已经更多地开始谈论碳排放总量控制,以及总量峰值何时到来。

在能源界业内,越来越多的学者也开始从保守变得积极。一些政府顾问甩掉了惯有的谨小慎微,大胆建议中国应快速减排,一位学者姜克隽甚至建议,中国的排放应在2025年左右达到峰值。要知道,仅仅数年之前,一些人还嘲笑他早前提出的2030年到达峰值的较保守说法,但如今2030达到峰值这一提法却已被学者广泛接受。这也正是中美协议里提出的目标。

原因不仅仅在于雾霾,也在于中国为碳减排做出的实际行动切实可行

为何减排方面的观念能出现迅速转变?与温室气体有直接关联的雾霾当然是重要原因,但同样重要的,还包括中国当局在这几年已经为碳减排做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实际行动。

能源专家陶光远就指出,在可再生能源和节能事业上,中国已经做出了不少国际公认的成就:中国水电装机总量现在占全世界的30%以上,而且这个比例还在上升;中国的风力发电装机总量现在刚好也占全世界的29%,而且这个比例还在上升;中国的太阳能集热面积总计占全世界的50%以上;中国的光伏发电装机年新增总量现在已占全世界的30%以上。而在建筑节能方面,陶光远指出,中国“新建建筑的单位面积能耗远低于北美,并已建成采暖空调能耗与既有建筑相比节省90%左右的被动式超低能耗示范建筑,且其示范推广项目呈雨后春笋之势,已遍及全国大多数省份。”

在IPCC发布第五次评估报告之际,中美碳减排协议意义更是重大

就在中美达成碳排放协议不久前,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了第五次综合评估报告,明确指出,气候变化汇集的风险如此巨大,如果温室气体继续以失控的速度排放,有可能会让几代人在消除贫困和饥饿上取得的进步停滞甚至逆转。IPCC表示,尽管许多国家为解决这个问题做出了更多的努力,但全球整体形势日益严重,因为发展中国家正加入西方国家的行列来燃烧大量的化石燃料。

从趋势的角度看,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当下的碳排放已经连续数年高居世界第一,到排放峰值来临之前,每年排除的温室气体还将继续增加。因此,在这个时候,中国明确承诺在2030年左右达到排放峰值,并把非化石能源比例提高到20%,对严峻的气候形势有很大利好。而美国宣布的2025年目标,相当于在2020-2025年减排速度要比之前提高一倍,同样是一个切实体现出行动的目标。

全球主要经济体碳排放情况全球主要经济体碳排放情况

所以,碳减排协议不仅不是圈套,反而是领导世界的一大机会

《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着眼全球性方案

这次《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引人注目地出现了下列陈述:

“(中美)将携手与其他国家一道努力,以便在2015年联合国巴黎气候大会上达成在公约下适用于所有缔约方的一项议定书、其他法律文书或具有法律效力的议定成果。双方致力于达成富有雄心的2015年协议。”

“中美两国希望,现在宣布上述目标能够为全球气候谈判注入动力,并带动其他国家也一道尽快并最好是2015年第一季度提出有力度的行动目标。两国元首决定来年紧密合作,解决妨碍巴黎会议达成一项成功的全球气候协议的重大问题。”

这样的陈述充分反映了中美协议是要着眼全球性的碳减排协议。这完全体现了奥巴马此前提出的,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问题上,美国和中国承担着“特殊的领导责任”。

这依然看起来像个套——给中国戴了个虚名的高帽,而实际上是个紧箍咒。会是这样吗?

对世界负起责任是大国应有姿态,有助民众树立自豪感

这种担心实在没有必要。温室气体排放毫无疑问是个全球性问题,若得不到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的配合,不可能得到解决。作为世界头两号碳排放大国,说中美承担领导责任是实情。同时,中美作为全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和双边关系,也有义务去做些什么。

因此,这次中美协议,中国承诺了2030年左右为排放峰值,已经引人注目地被国外媒体视为“发展中国家首次承诺要限制排放总额”。这个姿态受到了世界普遍的好评,中美协议确实被视为全球性减排方案的基石。

受到国际好评意义大吗?也许有些网友不以为然,认为相比起名声,实惠可能更重要。这种想法实际上也已经过时了。中国人以前还老想着温饱,但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应该有更高追求了。美国人常常以世界秩序的守护者自豪,欧洲人为碳减排用着昂贵的电也感到自豪,中国人当然也可以为碳减排造福人类感到自豪。

这种自豪感并不虚妄,反而是“中国梦”的切实体现

更何况,这种自豪感一点也不虚妄,而是实实在在体现“中国梦”呢?一个完整的“中国梦”,必然要体现出适宜人居。正如中美清洁能源合作组织创始人刘佩琪描绘的那样,“我们不应该每天检查过手机上的空气质量指数应用之后,才能决定是否带孩子出门去玩。不应该有更多的中国孩子在第一次走出国门时发问:‘妈妈,为什么天空这么蓝?’……中国可以变得比这更好。中国需要开辟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实现富庶的生活和稳定的社会——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如果我们不这样做,中国梦就会变得中国噩梦。中国噩梦会是全世界的噩梦,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

结语

中美达成的碳减排协议,毫无疑问是件大好事,所有人都该为了美好的地球,美好的家园,努力去完成这一目标。

新闻立场

本期评价

丁阳
+收听
提问

同步:

还能输入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