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童撒尿”如何被媒体绑架

近日,一则“陆童当众撒尿”的新闻经台湾媒体报道后,引发了两岸网友热议。紧接着,又有媒体称这一消息是假新闻,台湾方面已道歉。殊不知,此道歉非彼道歉,许多媒体把两个不同的事件混淆了。 …[详细]

很多台湾媒体显得“好不容易抓住你素质低的小辫子”,大作文章

《原来台湾人是这么看我们的》?

“茶叶蛋”的段子今年在网络上很火,这要追溯到天涯论坛上的一个热帖:《原来台湾人是这么看我们的》。作者整理了各种台湾综艺类、谈话性和政论节目对中国大陆现状的误读,其中不仅包括“中国人消费不起茶叶蛋”,更是有“消费不起冷冻水饺”、“大陆人不敢追台湾女生,因为台湾女生太漂亮怕高攀不起”、“大陆孕妇以前不用坐月子,是台湾把风潮带到大陆的时候才流行起来”等夸张言论,后来被转载到微博上,引发更广泛的关注,“茶叶蛋”的调侃就是这样火起来的。

帖子中台湾媒体对大陆现状的误读:大陆没有热水器;大陆男生对台湾女生有无限遐想;在大陆吃泡面五六十人围观;《爸爸去哪儿》KIMI家教第一帖子中台湾媒体对大陆现状的误读:大陆没有热水器;大陆男生对台湾女生有无限遐想;在大陆吃泡面五六十人围观;《爸爸去哪儿》KIMI家教第一

事实上,这是刻板印象在作怪。韦伯(A.L.Weber)给予刻板印象这样的定义:“对某一类别的人们的类化,以使这类人有别于其他群体的人们。刻板印象简化了社会思考,因为它总结了与某一群人的经验与交往。”根据台湾方面的民意调查,认为大陆民众“善”、“有同胞爱”、“率直豪爽”、总体印象“好”的占40%左右,而认为大陆民众“水准低”、“霸道”、“高傲自大”、“暴发户”、总体印象“不好”的占45%以上。

台湾人对大陆的刻板印象还集中体现在对大陆游客的印象上,马英九上台以来,积极推动“大陆游客赴台观光政策”,但2009年台湾一项民调显示,民众对大陆观光客的印象33.3%为不好,有好印象的仅24.9%,其他则无明确反应或认为不好也不坏。针对当时施行的“大陆观光客每天3000人上限”是否要再增加,48.3%受访民众认为应维持现行上限、28.7%认为可以再增加,无明确反应的有14.8 %、反对开放的有3.4%。

可见,台湾人对大陆游客的刻板印象,根深蒂固。

多家媒体集中报道,但几乎都有硬伤

这次的“陆童当众撒尿”事件,台湾媒体最早的报道来自TVBS电视台10月19日的一段视频,首先,单从《扯!陆团用餐“童当众撒尿”鼎泰丰臭翻》这一标题来看,就很值得商榷。鼎泰丰即事发地,是一个位于台北101大厦的知名餐厅,依据基本常识,幼童撒尿何至于臭翻整个餐厅?这明显夸大了事实。新闻是这样描述的,鼎泰丰101店近日有一群陆客团,其中一位约3岁的男童尿急想跑厕所,妈妈竟没有带她去店外约100公尺之洗手间,而是要孩子站到椅子上,拿起空宝特瓶(塑料矿泉水瓶)就要他尿在裡面,且尿的时候还没对准,沾到桌上的餐点,妈妈还要求换一份。同时尿味也吸引店内所有顾客注意,弄得全部人都食不下咽。其二,报道确实采访到了餐厅的公关人员,但却没有采访到当事人(包括小孩母亲和周围食客),在缺乏影像或图像资料的情况下,仅凭餐厅工作人员一面之词就对整个事件下定论,有失媒体报道的客观性原则。

无论从标题还是描述内容看来,TVBS的新闻作为最早的报道,都带有明显的舆论导向性,对事实有渲染的成分,相当于给台湾媒体接下来的报道定了一个基调,那就是先入为主地给大陆游客贴上了“素质低”的标签。

再看《东森新闻》的报道:“消息传出后,不少台湾网友对于这种让孩子随意‘方便’的文化相当吃惊。”直接把一个还未调查清楚的事件,上升到“文化”层面,未免太过上纲上线。《苹果日报》更用了“尿液飞溅小笼包”这种夸张的描述语言。

报纸上的新闻,图文并茂、言辞偏激报纸上的新闻,图文并茂、言辞偏激

此外,“高价旅行团”也是台湾媒体的一个炒作点。例如《东森新闻》这样描述大陆旅行团:“一家5口参加1人要价8万5团费的高档团,指名要来尝一口,一口气点满2200元的餐点”,TVBS也在报道中一再强调这个团不是普通的旅游团,言外之意在于,高价旅行团素质尚且如此低,其他群体自不必言说。这也印证了上文所说的民调结果,台湾人对大陆游客存在刻板印象,并贴上“暴发户”等标签。

《苹果日报》的做法尤为惹眼

一旦有先入为主的印象,便“草木皆兵”,满眼都是类似事件

如果说TVBS的报道预设了“大陆游客素质低”的立场,那么《苹果日报》接下来的反应则是“草木皆兵”了。19日,《苹果日报》报道标题为《没公德心,101又见陆童桌边尿尿》的新闻,称在101的另一家餐厅——龙记香港茶餐厅,也发生了陆童餐桌撒尿的事件。这则新闻后来被证实为虚假,据台湾中视电视台调查,这名“撒尿儿童”为台湾人,其母亲姓纪,纪女士否认自己的孩子在饭桌上撒尿,称当时有水弄湿了孩子的裤子,脱裤子是为了给孩子“整理仪容”。虽然《苹果日报》后来针对这个报道专门进行了道歉,但这仍旧不能掩盖其先入为主的思想,一旦认为大陆人素质低,就恨不得满世界都是相关新闻来佐证。

另一台湾媒体“三立新闻”,竟把龙记香港茶餐厅的现场图直接搬到了“鼎泰丰尿尿小童”的新闻上,混淆了两个新闻事件,显得极其不专业。

左:中视新闻对“龙记香港茶餐厅”事件的调查;右:三立新闻的相关报道左:中视新闻对“龙记香港茶餐厅”事件的调查;右:三立新闻的相关报道

更延续一贯手法——“动新闻”

《苹果日报》在这次报道中显得惹眼,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在报道“鼎泰丰幼童撒尿”事件时,采取了其惯用的、且一直饱受争议的“动新闻”手法。

《苹果日报》“动新闻”主页,充满色情与暴力《苹果日报》“动新闻”主页,充满色情与暴力

“动新闻”是台湾《苹果日报》于2009年11月推出的一种全新的以写实动漫方式呈现的新闻样式,以手机、网络为主要传播载体,通过整合3D 动画、新闻照片旁白、音效等技术手段模拟再现新闻发生发展过程。

“动新闻”饱受争议的原因在于,虚拟动画的手法让受众难免将其当作剧情观赏,这就难以保证“动新闻”的真实性。而且,“动新闻”往往披着新闻的外衣,推销色情暴力,这对新闻专业来说,是一种侮辱。台湾社会各界曾一致认为“动新闻”对青少年身心健康有负面影响,2009年11月,包括媒体观察基金会、妇女新知全台教师会等约20个台湾民间团体,到壹传媒台北市内湖总部抗议,强烈指责“动新闻”传播色情暴力,要求立即停止侵害人权的模拟新闻手法。台北市政府以违反“儿童及青少年福利法”前后开罚壹传媒100万元新台币,并要求予以分级。在壹传媒未改善分级状况前,台北市高中(含)以下学校全面停止订阅《苹果日报》,并劝导学生不要把报纸带到学校。

《苹果日报》“鼎泰丰陆童撒尿”动新闻视频截图《苹果日报》“鼎泰丰陆童撒尿”动新闻视频截图

就是这样饱受争议的“动新闻”,如今又被用到“鼎泰丰陆童撒尿”事件中,《苹果日报》在未掌握任何影像或图像资料、未采访当事人的前提下,制作“动新闻”,不仅有悖新闻伦理,也极可能虚构、放大了事实。

一些大陆媒体急于护短,反而愈加偏离事实真相

台湾媒体的各种奇葩手段,无非是在给“大陆游客素质低”的刻板印象找证据。反观大陆媒体,则是在为“大陆游客素质不低”、“台湾媒体造假”找证据,在这样的拉锯战中,真相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大陆媒体在看到鼎泰丰陆童当众撒尿”这样的新闻时,作为有责任感的媒体,质疑新闻的真实性和维护大陆游客尊严的心理是可以理解的,但这仍需以弄清事情真相为基础。目前的种种报道却显示,一些大陆媒体也背离了追求新闻真实性的原则。…[详细]

《苹果日报》将龙记香港茶餐厅事件错误报道为“又一陆童当众撒尿”,经调查证实为假新闻后,《苹果日报》针对这件事道歉,但道歉对象仅仅是当事人——台湾的纪姓母亲,也就是说,针对龙记香港茶餐厅的道歉与“鼎泰丰陆童撒尿”的真假无直接联系。但这一道歉仿佛成了大陆媒体的救命稻草,一时间,各大媒体纷纷表示,“鼎泰丰陆童撒尿”已被证实为假新闻,台湾媒体已经向大陆人民道歉,例如,多家知名媒体都转载了一篇来自观察者网,题为《山西男童在台餐厅撒尿”续:实为台湾人》的文章。这极大的的地误导了群众,激发了大陆舆论对台湾媒体的愤怒,但这种愤怒却是不理性的。…[详细]

直到今天,仍然有很多媒体没搞清楚状况,并未把“鼎泰丰陆童撒尿”与“龙记香港茶餐厅撒尿”两个事件区分开来。

其实,如果台湾媒体在最初的报道中能多一份理性,少一些刻板印象与“标签化”思维,大陆媒体能积极从还原真相的角度去调查,事情就会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而不至于像现在这样,在各种声音中,越来越远离真相。

结语

从4月份的香港幼童便溺,到近期“鼎泰丰陆童撒尿”,此类敏感话题往往会引发香港与大陆、台湾与大陆媒体的不理性报道,这种不理性一般带有预设的立场,且受刻板印象的支配。香港、台湾媒体应避免煽动性、夸张性的报道,大陆媒体也应积极反思应对。

新闻立场

本期评价

王冠
+收听
提问

同步:

还能输入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