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投毒案是人文教育少惹的祸吗

央视播放了一段对复旦投毒案林森浩的采访。他提到,在看守所里一直在看文学经典,因为读理工科书太多,思维有点直。这段话引发很大反响,甚至有人认为人文教育的缺失是复旦投毒案根源所在。 …[详细]

央视《东方时空》节目中播放了对林森浩的一段采访

从采访看,林森浩最缺乏的其实是基本的人格教育

先来看采访中林森浩的一段重要剖析——“伤害别人身体不是我的底线”

林森浩到底为什么要伤害黄洋,说法不一。但是不管是嫉妒还是一些室友之间的小矛盾,甚至是林森浩在别的地方受了“气”迁怒于人黄洋,这些都不足以让一个人投毒。一直有人在追问,得有多大仇恨他才投毒?他自己在采访中有一段很关键的自我剖析——

“不计后果,就是伤害别人身体这种行为,在我这里不是我的一个底线,就那段时间来说,本来应该每个人做事都有一个底线,你不应该这么做。”

采访完林森浩,央视记者董倩的感受就是,“他是在用这样一种非常冷静的口气在诉说这个过程,给人的感觉就是或者不是发生在他身上,或者就是发生在他身上,他也是在进行一个实验,而没有把对方当成一个活生生的人去对待。”…[详细]

没有底线,缺乏是非观念,的确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犯罪诱因

所谓的底线,其实就是指是非对错,明白类似于伤害别人身体这样的事情是绝对不能做的,更不用说投剧毒。这甚至连美德都算不上,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原则。

林森浩虽然是个二十好几的成年人,但是一直处于象牙塔中,心智缺乏成长。许多成年恶性犯罪者,要追究动因,也能追究到儿童、少年时期的成长经历。心理学认为,童年的经历对于长大后的行为模式有着很大的关系。他们往往价值观扭曲,缺乏对生命的敬畏。这样的追究是有意义的。剑桥大学犯罪研究所曾经花了10年的时间追踪了超过700名未成年人。公布的第一份报告(关于12到16岁未成年人)显示未成年人犯罪是自身个性和环境共同作用的复合结果。而起关键性作用的就是未成年人有没有培养起良好的是非观——是非观强的人服从法律,自控能力也比一般孩子好很多。总之,这些少年儿童洁身自好的根本原因不在于畏惧怕事,而是他们有很强的是非观,绝不迈出犯错之步。而这样的良好品质也对将来起到很大作用。

没有底线,家庭教育特别是父教对人格的教育缺失要负很大的责任

在犯罪学中有一个很著名的剑桥-萨莫维尔研究(Cambridge-Somerville Study),结果显示儿童时期缺乏父母管教,是45岁之前实施暴力与财产犯罪最好的预测因素。《牛津犯罪学指南》中专门谈到了什么样的父母管教才是合格的,它需要的是连续的一致的对孩子行为的反应。例如不能今天孩子做错了事暴打一顿,明天又放纵孩子去砸别人玻璃。如果父母管教的方式都是混乱的,孩子又怎么能知道什么是是非曲直呢?

而事实上,这其中关系最大的还是“父教”,国内外的研究都表明,父教的确实对一个人的成长影响非常大。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一般而言是有区别的,父亲较多地承担起了立规矩、树底线的职责。

而林森浩的采访也说,小时候没有被反复地灌输底线观念。

学校、社区在树底线时也重要,需要的是实践的人格教育而不是照本宣科的思想品德课

童年没有得到良好的父母教育的人有很多,但是许多人都不会走向犯罪乃至是恶性犯罪之路。学校、社区,特别是前者的人格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当一个社会的氛围是“关心物质超过关心人”的时候,那么,作为“一方净土”的学校,就应该有更多的道德、人格教育的设置了。可是,人格教育不是一节节的思想品德课,又或者是背标准答案。孩子们发现课堂中讲的是一套,生活中自己看到的是另一套的时候,价值观就更加分裂了。别说是孩子们,柏拉图的《美诺篇》中就有一个著名的苏格拉底千年之问——美德能教吗?

首先一个问题什么是美德,有哪些标准?这个问题哲学家也争论不休。但是,一些人类社会基本的是非道德观,例如不伤害别人这样的最低要求还是可以确定的。而更高级层面上的一些共识也是有的,台湾的天下杂志在多年前做过一个对学生家长、教育从业者的全方位调查,结果发现,大家一致认为中学生品格与道德教育是最需要培养的,内容则是自律精神、同理心、挫折忍受力、诚信、独立思考、自信和勇敢等。

著名教育学家诺丁斯(Nel Noddings)就提出来,靠着实践是可以教给孩子们一些最为基本的社会共识的道德要求的。而有效的方法就是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具体的情境做调整。所以需要的不是填鸭式的灌输,而是让孩子参加学校的种植和饲养活动这样的情境教育,这都能够增加孩子的责任感。

此外,如果说家庭教育更侧重于造就一个个道德的个体的话,对于学校和社会而言,更重要的功能是,构建一个支持良好道德的氛围。否则,孩子过了一定年龄后,家长的作用远不如同龄人和社会来得大了,如果本来家庭教育就有问题,一受到影响后果就很严重。

但是人文教育是更加高层次的追求,提供了摆脱自我局限的可能

再来看采访中林森浩的又一段重要剖析——“要是从小没有,那么你长大之后学习”

其实林森浩已经反思到自我局限,以及突破的可能性。他又是这么说的——“其实我现在就觉得这些东西是需要学习的,就是你头脑里的底线,你做事的习惯方式,思维方式都是需要你学习的,除非你在很小的时候可能在你的家庭环境那种强烈的反反复复的刺激到你头脑里从小就形成这种习惯,要是从小没有,那么你长大之后学习,必须是自己经过反复不断的强化。”他在采访中还说,以前就意识到自己的这种局限,但是不知道怎么去调整应对。…[详细]

人文素养对不断地反思、突破和提升自我大有裨益,而林森浩连一些基本概念都有问题

到底什么是人文学科呢?故事比枯燥的名词解释更为鲜活。所以,这里先来介绍一部叫做《人文学科》(Liberal Arts)的电影。影片有这样一个场景,男女主人公聊起了一本一千多页的小说,已经毕业多年的男主人公杰西说,在他大四那一年人生价值观遭遇了极大的打击,一蹶不振,陷入了忧郁中,什么也不想接触。陪他度过那一年的就是这本叫《无尽的玩笑》(Infinite Jest)的小说。小说的作者说过一句话“小说的目的是为了对抗孤独”。而正在看这部小说的是大二学生吉比,她正面临着和杰西当年一样的困境,对学校生活不满,她逃避到小说中去,现实中的社交生活停摆。她觉得无论哪个阶段,人生都烂透了。这时候杰西的回答是“不,人文教育可以解决你所有的问题。”

电影《人文学科》电影《人文学科》

人文教育真的能解决问题吗?它不一定给出答案,但是却让人不断地去有逻辑性地思考人生问题。这个人生问题里当然也包括了人格。缺了逻辑能力只是背答案的文科教育并非人文教育,而人文教育也不会区分文科生、理科生,专业是建立在共同的人文素养基础上的。理想的教育是在建立自己的专业前,接受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方面的双重教育。比如美国一些一流大学的“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课程设置就是人文和科学并存,只不过前者比例占绝对优势。在古希腊和罗马,人文学科是公民的必修课,文法、逻辑和修辞是三大块。透过语言、文字、逻辑,人们去思考关于人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同时,人文教育也带给人们不一样的生命体验,比如,从一部小说或者散文又或者是音乐作品、历史典故中,感受到别人的生命经验,这种生命经验可能是现在的自己无法企及的,但是却让人的生活有很多的延伸,去想象更多的可能性。…[详细]

所以,如果对于挣钱来说,人文学科可能没有很大的作用,而对于“生而为人”来说,人文学科和人文素养举足轻重。有趣的是,哈特研究协会(Hart Research Associates)2013年1月在全美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就是,超过74%的雇主会建议年轻人接受培养心智的全面的教育。

这里必须说回林森浩的故事。在庭审中,他说,他和黄洋在生活中并无直接矛盾或是冲突,对黄洋在生活中牵涉到自己的一些言行,他也没有特别的反感。不过他还是透露,虽然黄洋“对我开的玩笑很少”,但有些仍不能接受。林森浩说,他个人比较注重公平,“对人、对己的标准应该是一样的”。显然,林森浩对于公平的理解还处于一个相当初级的阶段。如果多接触一些人文教育,他可能又有不一样的感悟,打开思维,而不是局限在黄洋的玩笑该怎么“回敬”上。

人文素养也丰富了一个人的生活,让人心灵的泉水不枯竭,不在琐事中死钻牛角尖

林森浩说自己的思维有问题,“有点直”。在他思维里,绕不过弯来,一些不值一提的琐事就老是放在心中。谁都知道,人生意味着各种各样的烦恼,问题是怎么应对。而按照林森浩在采访中的说法,他是在别处受了气,结果“迁怒”黄洋。

台湾哲学家傅佩荣在谈论“人文教育”的时候有个很独特的观点——人文教育的目标在于:让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自得其乐。能做到这一步就是人文教育的成功。

要做到随时随地自得其乐确实很困难。不过培养生活的趣味是没错的。他写道,“任何事情、嗜好、兴趣都可以变成生活上的一种趣味,人文就是让你知道生活里要有趣味。趣味代表活泼的力量,因为人的生命很枯燥,整天就是从早上到晚上,就是一天日夜循环交替,一年就是四季,春夏秋冬轮流上场,一生多么枯燥。”而人文学科其实容易培养人一种审美的情趣。…[详细]

总之,某种程度上说,人文学科培养的审美情趣可能更容易帮助人在当下的困境或者琐事中得到一种自我的“解脱”,丰富了生活和自我,避免思维不断地在一个琐事上钻牛角尖。

结语

台湾一所以“人文”为办学理念的学校口号是让学生“对外求生存,对内能自处”。而我们的教育往往重视前者,忽略后者。林森浩的故事,也是如此。

新闻立场

登录后投票将分享到:

本期评价

查看所有评论 人参与评论

网友评论

王杨
+收听
提问

同步:

还能输入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