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亿信托危机化解:稳赚不赔到何时?

三年前的今天,一个叫作“诚至金开1号”的信托计划成立。总额30亿元,预期收益率高达10%左右,三年到期。经历种种违约危机后,投资人算是比较完满地拿回了本金和收益。却留下一连串疑问。 …[详细]

奇怪的“稳赚不赔神话”

明明是个“先天不足,后天缺氧”的坏投资,最后却是“稳赚不赔”

一般被简称为“金开1号”的30亿信托计划,投资对象是山西振富能源集团。表面的投资方式是对该集团增资,持有该集团的股权。实际是假股权真贷款——按照计划,该集团在到期前的三个月会开始陆续赎回股权。而投资者们预计每年会得到10%左右的收益。

先天不足。在信托计划开始前,这家煤矿企业的净资产只有11亿元。虽说号称拥有五个煤矿、一个洗煤厂。不过,一座矿是要停产的过渡矿,两座矿的采矿权并未到手(其中一座是最主要的优质矿产)。

“金开1号”投资对象里最好的煤矿纠纷重重,至今没有确权,又怎么算得上靠谱投资呢“金开1号”投资对象里最好的煤矿纠纷重重,至今没有确权,又怎么算得上靠谱投资呢

后天的打击接踵而至。这家煤矿企业的负责人王某牵扯进入了高利贷中,光是借贷的本金规模就达到了20多亿元。王某随后被警方控制。最重要也是最为优质的那座煤矿因为旷日持久的纠纷,到现在也没确定采矿权是谁的。另一座在前几天才确权。于是,经过了一系列的“摧残”之后,这个项目别说收益了,连收回本金都有问题。截止2013年12月31日,账户余额仅剩566万元,明显到期偿付能力不够。

“奇迹”在最后。出现了一个神秘的接盘第三方把这些“股权”买了下来。尽管第三年的实际收益有些损失,不过投资者依然大赚了一笔。可谓“稳赚不赔”的最新诠释。…[详细]

这样的“传奇”故事在快速增长的信托融资里比比皆是,“稳赚不赔”金身不破

信托投资规模一路突飞猛进信托投资规模一路突飞猛进

中国信托的资本规模到了2013年第三季度就达到了10万亿元以上,已经成为金融市场中排在银行业之后的第二大行业,世界罕见。

这里面少不了银行的因素。出于风险控制等因素,银行贷款有着诸多的限制,很多不符合资质的项目求贷无门。可一般而言,银行也不肯放弃这笔生意。于是转而利用信托这个渠道。因为在金融市场中,信托公司是唯一一个可以进行跨资金市场、资本市场和另类投资(如企业贷款和非公开交易的股权等)的牌照形式。一些调查指出,本次30亿元信托违约危机中,投资者和被投资项目都是银行找好了的,而信托公司只起一个“通道”作用。银行和信托公司都很有动力,“金开1号”银行的手续费是4%,信托公司是2%。没问题时大家赚钱,有问题可能就会相互推诿。

银行通过信托机构向企业贷款的模式银行通过信托机构向企业贷款的模式

信托也是有门槛的,“金开1号”的认购资格就是300万元,最后700名高财富人士平均每人认购了400多万元。某种程度上,这又是富有者的“游戏”。

事实上,这不是第一次出现信托的违约危机。不过次次化险为夷,“稳赚不赔”金身不破。…[详细]

这样的“神话”却经不起推敲,极不正常

很多投资项目风险高,营利能力却不如意,实际兑现不了高回报承诺

那么,这么多的资金都投到哪里去了呢?公认的三大行业是基建、地产和工商业。按照国金证券的分析,2014年,基建、地产、工商企业到期的信托分别为2720亿、2160亿、1370亿。

今年会有大批的基建信托到期今年会有大批的基建信托到期

对于排名第一的基建来说,其实很难有高收益的。光大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徐高根据中国城投公司财务数据估算,中国基础设施建设所能产生的投资回报率仅有3%,还一个力证就是,近几年来,国内多个省市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向民资开闸,但因为回报率不够吸引,民间资本兴趣不大;房地产业情况也微妙,2012年上市房企净资产收益率为11.6%,许多求助于信托融资的中小房企营利能力更差劲,而投资房地产的信托计划回报往往许诺在百分之十几;工商业的情况也随着经济晴雨表在变化着,国金证券的分析是29%的信托资产投资于风险较高的工商业领域。…[详细]

按理来说,投资项目难以为继的时候违约才是正常现象

赚的钱不够许诺给投资者的。这样的话,高回报靠什么去支撑呢?正常的做法就是违约。违约并不是说耍赖,而是如果是投资者的判断失误那就得自己承担损失;如果投资者受到了金融机构的忽悠,就得找机构赔偿;金融机构也该想办法在法律框架内维护投资人利益。

中国的信托方式和国外从遗产传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信托其实是两码事,更像美国的“高收益债券”,也就是由低信用级别的公司或市政机构发行的债券。“高收益债券”违约率跟经济环境息息相关,最高的年份超过10%。

中国市场这种“稳赚不赔”就非常奇怪了。那么,这赚的钱从哪里来?

支撑“神话”的钱多半是向明天、向国有资产透支,并非长远之策

源头在于,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有“刚性支付”潜规则

如果要了解中国的信托业,一个叫“刚性支付”的词语是绕不过的。换句话说,信托机构保证到期之后不仅还本金,也给付高收益。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没有任何条文支持这个“刚性支付”,相反,根据有关规定,为了控制金融风险,信托机构是没有这个责任的。这就是一个“潜规则”了。

这样的“潜规则”给予了投资者巨大的信心和心理预期,让他们把钱前赴后继地投入到信托行业中去。其实理财产品也是这个道理,尽管很多许诺高收益的都是不保底的,不过大家对银行的心理预期多半是“不会违约”。另一个问题又来了,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怎么去还这笔钱呢?难道自己去垫付?…[详细]

信托机构从三大渠道,想方设法地还钱

如果这个项目状况还好,只是不能按期还钱。那么,就用“发新还旧”的方法。也就是从“新人”手里融资,融资而来的钱先还给“旧人”。另一种情况则是暂时用东项目的钱去补西项目的空。其实更大程度上说,很多融资的企业或者项目也是这样多方位借贷的。这意味着一旦出现风吹草动没有接盘资金,麻烦多半就来了。

如果项目营利机会渺茫。那么,就得想办法把抵押的资产给卖出去了。像是青岛一个有着违约风险的房产项目,最终就通过拍卖质押土地的方法,拿到了大部分的资金。剩下的,就可能信托机构自己补足了。不过,对于基建项目来说,又是个异数。没错,可能地方政府是抵押了土地和资产的,可试问多少信托公司敢拿这样的财产去变现呢?

当然,也可能不是公开拍卖,而是找第三方来接盘。这个第三方是谁呢?往往是信托公司或者银行的关联企业,也可能出现地方政府为怕融资环境恶化而出面的情形。银行、政府不用说,信托公司往往也是国字号背景的。被处理的资产有可能只是暂时的不良资产,过些时日价值会上升,会有赚头;不过另一种可能性是在最初就估值虚高,实际不够还。所以,很多人担心这样其实是把风险转嫁到了国有资产的体系中去。一位业内人士就说,“本质上说还是纳税人在承担风险,这与买者自负的理念越走越远。”…[详细]

不管哪种渠道都只是权宜之计,解决掉单个项目,风险却在悄然积累

如果一个项目本身的营利是有问题的,那么为了不违约,不管通过什么样的办法来总要有人兜底。而多数时候,都是把今天的风险转嫁到明天去。换而言之,风险在悄悄的积累着。雪球越滚越大,就让人担心会不会有难以为继的时候。当然,为了金融安全,政府可能成为终极“兜底人”,不过,这自然又是纳税人的钱了。…[详细]

总之, 尽管有风险,“神话”还是不终结不行

短期来看,单个产品的违约让人顾虑重重

“金开1号”投资的是矿产,在业内,投资能源行业的信托占比不足1%。理论上,这样的单个违约带来的后果不会太大。然而,较高财富人群对信托的狂热本身就是一种“心理现象”。一旦单个项目出现问题,伴随恐慌而来的多米诺效应就开始了。信托业很可能出现类似大规模“挤兑”的问题。甚至整个效应会传导到面对一般消费者的理财产品等投资中去,也就是凡是银行放贷体系以外的融资都存在被影响的可能。另一方面,投资者在信托市场大规模撤退,会造成信贷环境的紧缩,对整个经济体系都是伤害。

人们担心单个产品违约会造成连锁风险反应人们担心单个产品违约会造成连锁风险反应

但是长期积累起来的风险大得惊人,并且影响着大众生活

金融风险中有一个惯用的词语叫作“黑天鹅效应”,寓意着不可预测的重大稀有事件,它的出现会改变一切。随着信托规模越来越大,不可控的因素也会越来越多。出现一次“黑天鹅效应”的打击就是非常厉害的了,绝不是短期的阵痛能够代替的。

而即使不看“黑天鹅效应”。目前这种信托模式的危害也是很大的。比如,对于融资者来说,意味着巨大的融资成本,而这样的融资成本最终传导给谁呢?高涨的房价和高昂的过路费就是表现之一。另一方面,很多兜底的资金其实来源于“国有资产”,理论上这也是纳税人的钱,换句话说,有用纳税人集体的钱去“补贴”较高财富人群的嫌疑,会不会是贫富差距拉大的推手?所以信托违约这件事情其实不光是投钱的富人等问题,也和大众息息相关。…[详细]

终结“神话”不是简单叫停,而是风险应该由相关利益者自己买单

健康的信托等融资模式有它的好处,其一,它本身和理财产品一样,是一种变相的利率市场化,代表着市场的需求;其二,正常情况下,它也一种资金配置的有效方式,让资金和需要的项目对接,毫无疑问对于就业率等因素都是有促进作用的。

关键就是,谁会享受利益,谁就得去承担风险:

以信托行业来说,尽管我国的法律规定它不用“兜底”,但同时也规定了如果信托机构这样的受托人在履行职责时存在过错或者没有尽到义务就需要承担赔偿责任。所以,相关监管部门应当调查信托机构是否履行受托人义务——在寻求投资目标时,是否勤勉尽职地调查,有没有收取回扣,管理费用是否过高,投资风险有没有客观地揭示。

对银行等代销机构也应该有规范和责任调查。

进一步说,买者有责,如果金融机构尽到了责任,那么出现的损失就得投资者自己来承担了。…[详细]

结语

“稳赚不赔”这种神话背后却危机暗伏。所以这次“金开1号”事件如此引人关注。而信托等风险问题,不光是投资人的财产安全危机,也关系到普罗大众,值得警醒。

新闻立场

登录后投票将分享到:

本期评价

查看所有评论 人参与评论

网友评论

王杨
+收听
提问

同步:

还能输入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