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首行动:张献忠之死的几种说法

[摘要]在四川南部,孙可望等人又几次败给明军。顺治三年五月,曾英、王祥等人准备率军收复成都。

夷其城

《明季南略》记载,张献忠有一位部将名叫刘进忠,驻守遂宁,擅自率军攻打汉中,被投降清军的马科打败,损失惨重,气得张献忠把他怒骂一番。刘进忠害怕受处罚,向马科投降。

在四川南部,孙可望等人又几次败给明军。顺治三年五月,曾英、王祥等人准备率军收复成都。

张献忠南北受敌,知道成都难以坚守。在放弃成都之前,他大肆破坏和屠杀,“殿焚矣,碎其砌。屋毁矣,堙其井。城平矣,刈其人。室尽矣,则又捕生与狗鼠而磔之。”

他的理由是:“蜀自我得之,自我灭之,不留毫末贻他人尔。”

《明史》中是这样说的:“顺治三年,献忠尽焚成都宫殿庐舍,夷其城,率众出川北,又欲尽杀川兵。”

《绥寇纪略》记载,张献忠在四川“先屠儒,继屠民,并欲屠川民之为兵者”。颜天汉事件发生之后,张献忠杀完书生,又想杀尽部下中的四川人。他部下的将领中,刘进忠手下的川兵最多,守卫在朝天关。朝天关在四川广元北面的朝天岭上,扼守入蜀的要道。

结果消息泄露出去,刘进忠带着自己的人马逃向汉中,此时豪格率领的清军已经进入汉中,刘进忠投降清军,张献忠开始为他的野蛮政策付出血的代价。

盐亭诛

按照《绥寇纪略》的说法,刘进忠不但把朝天关拱手献给清军,还向豪格透露了张献忠的所在:“在顺庆之金山铺,为西充、盐亭之交境,去此千四百里,疾驰五昼夜可及。”

从地图上看,西充、盐亭和汉中的直线距离大概只有五六百里,刘进忠所说的一千四百里,应该是实际的路程。

刘进忠充当清军的向导,引领清军日夜急行,直扑张献忠的大营。

张献忠已经知道清军要进川围剿,但清军现在还在关中,而且朝天关还有他的部队守卫,他万万没有想到清军会来得如此迅急。

双方短兵相接,清军事先挑选箭术高超的射手,由刘进忠指示哪一个是张献忠。射手一箭射中张献忠的额头。直到此时,张献忠才相信清军杀到了面前,惊道:“果然!”

身带箭伤的张献忠逃走,藏身柴堆之下。清军抓获他的亲兵,得知他的藏身之处,拽出斩之。

《明史》中的说法差不多,刘进忠做为向导,引领清军奔袭张献忠,“至盐亭界,大雾。献忠晓行,猝遇我兵于凤凰坡,中矢坠马,蒲伏积薪下。于是我兵擒献忠出,斩之。”

《明季南略》的记载不太一样。顺治三年七月,张献忠毁掉成都城,进入西充的山间,列四大营。

叛将刘进忠带领马科的清军,由汉中经保宁,突袭张献忠大营。有人飞报敌军杀到,张献忠不肯相信,怒斩报者,自己持枪上马,出营察看。刘进忠指示清军哪个是张献忠,“于是齐放箭射之,献忠喉中一箭,坠马死。”

《明史纪事本末》中却说,张献忠是“病死于蜀中”。

豪格的说法

最后来看看豪格的说法。

顺治三年正月,靖远大将军、肃亲王豪格率领清军离开北京,前往四川征剿张献忠。

清廷铸造了三百多颗官印,级别最高的是四川巡抚,下面各级官吏都有,让豪格带去四川。可见,清廷对豪格此行很有信心,希望他肃清四川,就地委派各级官员,再选定合适的地方屯驻大兵,以实现清廷对四川长久的统治。

豪格首先去了陕西,打击那里的农民军残部,并向河南派兵,剿杀那里的反清势力。

十一月二十六日,豪格率领清军抵达汉中南部,得到情报说,张献忠此时驻扎在西充县,也就是现在的南充附近。

豪格立刻派鳌拜率领八旗军作为先锋,日夜兼程,在黎明时分抵达西充,“献忠尽率马步贼兵拒师,鳌拜等奋击,大破之,斩献忠于阵。”

清军的进军速度如此神速,出乎张献忠的意料,仓促迎战,他与清军之间是有过猛烈的交锋的,结果兵败身亡。豪格派兵追剿张献忠的残部,“破贼营一百三十余处,斩首数万级,获马骡一万二千二百余匹。”

同年十二月,豪格向朝廷奏报,成功斩杀张献忠,但没有说明其中的细节。

不管袭杀张献忠的是谁,细节如何,这都是一次成功的斩首行动。当年,张献忠从四川长途奔袭襄阳,轻骑快进,出其不意攻陷襄阳,杀死襄王,迫使督师杨嗣昌含羞自杀。

如今,张献忠的对手采用同样的战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从汉中长途奔袭,于万军丛中射杀张献忠。

天道好还,信哉斯言!

本节参阅:《明史》、《绥寇纪略》、《明季南略》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