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消灭东北亚霸主,却将东北亚整个放弃

最新文章文史宴桓大司马2018-01-29 14:20
0

[摘要]到公孙渊称燕王,在魏蜀吴三国之外又多了一个燕国,三国演义变成了四国大战。

我们现在看到的三国地图,大多把魏蜀吴三国的版图画得很大,其实他们并没有完全控制这么大的疆域,在疆域里面存在着大量的半独立势力或者无人区。

像蜀国版图里的川南、云南、贵州等部分,就是各种西南夷的乐土;吴国的福建,以及湖南、湖北、江西、浙江、广东、广西的一部分,则是各种南蛮、百越的天堂。

这些少数民族对蜀吴最多也就是承认其宗主权,打仗配合一下,完全无视的也不在少数,后来经过东晋、南朝政权数百年不间断的征讨,才大量加入华夏大家庭。

魏国版图里的西域(今新疆)诸国,虽然设有西域长史管理,但也很松散,一般不干涉各国内政。而版图里的另一块辽宁和北朝鲜,则完全是公孙氏统治,只接受魏国的官号,其他的魏国完全插不进手去。

到公孙渊称燕王,在魏蜀吴三国之外又多了一个燕国,三国演义变成了四国大战。

这个时候,公孙氏在辽东已经统治了三代,而且已经成长为东北亚当之无愧的霸主。公孙氏绝非一般印象中的孱弱无能、自不量力,完全有资格自立一国。

东北三大族系与公孙氏崛起

汉代的东北地区有三个系统的民族,分别是内蒙古东段的东胡系民族,黑龙江、吉林和朝鲜半岛北部的濊貊(huì mò)系民族(朝鲜南部是三韩系民族,与濊貊系不同),黑龙江以北的肃慎系民族。

东胡系主要是乌桓、鲜卑两族,都是游牧民族,离中原最近。

濊貊系民族又称貉(hé)族,包括濊、貊、沃沮等族,从商周时就跟中原打交道,到汉朝已经成为文化发达的农耕民族。

东北三大族系的分界线在大兴安岭。大兴安岭以西是草原,与蒙古草原相接,栖居着东胡系的游牧民族;大兴安岭以东是肥得冒油的黑土地,培育了濊貊系的农耕民族;大兴安岭以北是气候严酷的寒带森林,农耕、游牧都没有条件,只能生养肃慎系的渔猎民族。

濊貊族里居住在吉林省的一支,汉朝时建立了对东北亚的影响深远的大国夫余国。

夫余国虽是文化发达的大国,各项成就十分耀眼,战斗力却不强,打不过周边民族,尤其是游牧的鲜卑人。

因为夫余国的体制是贵族集体掌权,国王是个吉祥物,一有水旱灾害就杀国王消灾,所以政出多门,军事行动缺乏统一指挥,效率不高。

另外,大兴安岭两边蓄养的动物也不一样,西边的游牧区以牛羊马为主;东边的农耕区、渔猎区以猪和牛为主,没有羊,马不多,主要用来炫富,而这时打仗没有马是很吃亏的。

濊貊系民族的另一个强国是高句丽,位于辽宁与朝鲜半岛交界处,他们虽也是农耕民族,但是土地贫瘠,粮食不足,所以凶悍善战,爱好侵略。东汉后期,高句丽一直在侵略辽东和朝鲜四郡,夺取了汉朝部分土地,也成为海东强国。

肃慎系民族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名字,如挹娄、勿吉、靺鞨(mò hé)、女真等都是肃慎人的后代。肃慎是后世满族的祖先,以渔猎为生,看起来很原始,与中原的联系却出乎意料的多,从西周时就开始了。

肃慎人勇猛善射,但这时毕竟位置太偏,而且住在原始森林,交通也不方便,对东北亚的局势影响较小。

公孙氏的第一代公孙度,从小吏起家,当上了辽东太守。这时他面对的几个主要势力是:鲜卑、乌桓、夫余、高句丽,以及汉朝的玄菟、乐浪两郡。

公孙度首先攻打侵略成性的高句丽,把高句丽打服,后来又把宗女嫁给夫余王,利用夫余来牵制高句丽。

接着,公孙度派兵从辽东半岛渡海,登陆山东半岛,夺取青州的东莱等地,掌握了渤海和黄海的商道。

下一个敌手是乌桓。乌桓靠近汉朝,在东汉后期接纳了大量汉人流民和亡命之徒,技术进步,实力上升,散布在辽东、辽西、右北平三郡,号称三郡乌桓,颇有觊觎汉地之心。

公孙度又击败乌桓,将其赶出辽东。就是这被公孙度击败的三郡乌桓,后来成了袁绍、曹操手下的王牌部队,可见公孙度之凶猛,放到《三国志》游戏里统帅应该上90才对。

公孙度又乘势吞并汉朝的玄菟、乐浪二郡,十余年间控制了今辽宁省大部、朝鲜半岛北部、山东省一角。孙策虽然扫平江东六郡,但只是统治了长江下游的平原地带,山里全是不服的山越,相比之下公孙度控制的地域更大,才能犹在孙策之上。

不过,公孙度的扩张并不是为了扬“强汉”的国威,他自己反而一再地攻击“强汉”的州郡。从来对外征服都有助于掌握军队,对内集权,这才是主要目的,汉武帝是这样,公孙度也是这样。

公孙度威行海外,很快巩固了领地,变得忘乎所以,为自己的祖先立庙,祭祀天地,隐然有自立之心。当曹操用皇命册封他为永宁侯时,公孙度轻蔑地一笑:我早就是辽东的大王了,永宁侯算个屁(我王辽东,何永宁也)!

公孙氏打遍东北与挑衅曹魏

公孙度死后,继承家业的是其子公孙康。这时曹操已经打赢官渡之战,河北的袁氏势力岌岌可危,公孙氏在山东的州县也被曹军夺走,这个急转直下的局势需要公孙康来面对。

袁尚、袁熙丢失幽州以后,决定投靠公孙康,但当公孙康发现曹操没有继续攻打辽东的意图时,就把二袁的脑袋砍下来送给曹操当见面礼,换来了曹操的退兵。

外部环境安全以后,公孙康就继承其父的遗志,开始对周边民族进行新一轮征服。

几年后,公孙康乘高句丽爆发王位之争,率军大破高句丽,毁其国都。

随后,公孙康继续向南推进,在今日韩国京畿道、忠清道附近建立基地,击败高句丽南方的濊貊部落和三韩部落,夺回被他们掠走的汉人百姓。

公孙康又嫁宗女给三韩中最强盛的百济国(夫余人统治马韩人的国家,在今韩国西南部),收为属国,从此威震东北亚。三韩部落、日本列国都将公孙氏等同于中原王朝,纷纷向公孙氏进贡,公孙氏完全控制北中国海,势力达到顶峰。

不过公孙康活得也不长,因儿子公孙渊尚小,由其弟公孙恭继位。公孙恭十分蛋疼,因病丧失了生殖能力,后来被公孙渊夺位。

公孙渊既带着辽东政权更进一步,称王建国,又敲响了辽东政权的丧钟。

公孙渊于公元228年即位,这一年是一个不寻常的年份:蜀国诸葛亮在这一年首次北伐,魏国措手不及,一度被诸葛亮夺取陇西;接着,吴国用诈降计引诱魏将曹休,名将陆逊在石亭设伏,大破魏军,次年,孙权借此战之威正式称帝。

魏国连战连败,威望受挫,周边各势力心思开始活动。鲜卑首领轲比能复叛,围困魏军于马城,公孙渊心里也不能没有想法,他决定结交孙权,但又害怕魏国的报复,临时把孙权的使团消灭了,把使臣的脑袋送给曹叡当礼物。

魏国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同意重新册封公孙渊。公孙渊这回准备乖乖的受封了,不料派去洛阳的人回来报信,说魏国使团的人个个都能脑门拍青砖胸口碎大石,身手不凡,不知道要干什么。

公孙渊吓了一跳,怀疑他们是来搞斩首行动的。他心里害怕,竟然调来大军把使馆围住,才敢进去受封。

这是受封还是示威?魏国使者吓个半死,回去把事情原原本本汇报给曹叡。曹叡在心里正式给公孙渊挂了号:既然给脸不要,咱们走着瞧。

公孙渊就这样把魏、吴两国都往死里得罪了。说起来公孙渊就是个花花大少,缺少历练,看上去傲娇得很,是因为不知道天高地厚,一到动真格的马上就怂。

234年,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蜀国的威胁解除。同年,孙权响应诸葛亮北伐,三路大军攻魏,无功而返。235年,魏国派勇士刺杀鲜卑首领轲比能,几乎统一的鲜卑各部分崩离析,魏国包围网就此告破。

一时间魏国要对付的就剩下公孙渊一家了。

平定辽东其实是多国大战

魏国决定派名将司马懿讨伐公孙渊。看《演义》里的描写,司马懿灭公孙渊灭得轻松写意,不费吹灰之力,而且还事先预料好了一年完工,简直神乎其神。

公孙氏的燕国版图跟隋唐时的高句丽比较重合。后世隋唐动辄数十万大军攻打高句丽,还经常吃败仗,李世民带十万大军也没啃下来,隋唐两朝经数十年奋战才攻灭高句丽,现在司马懿四万人就轻松平定了燕国,岂不是比李世民还要牛,妥妥的战神。

实情并非如此。我们前面一直强调公孙氏是东北亚霸主,这一战不能只看辽东部分,还要放到东北亚整体里面去看才行。《演义》只描写了这场战争的一部分,还有一部分一个字也没提。

公孙渊战胜了一次魏军后,认为魏军不过如此,相当得意,马上自称燕王,设置百官,同时给各部鲜卑大人加官进爵,引诱他们进攻魏国,又向吴国再度称臣,请求救兵(孙权呵呵哒)。

他这又是鲜卑又是吴国的,是想以自己为主导,再建魏国包围网,但是别人会理他吗?

就在司马懿与燕军对峙的同时,东部鲜卑对公孙渊赐的官爵不屑一顾,响应魏国号召,首领莫护跋从北面杀入燕国腹地。

莫护跋后来改姓慕容,就是大名鼎鼎的鲜卑慕容氏的始祖。慕容氏后来建立了五燕王朝,威名赫赫,他们的祖宗战斗力也相当强悍,一直在拿燕国的盟国夫余国练手,打得夫余国苦不堪言,这时攻入辽东,威胁巨大。

同时,高句丽的部队也从东面猛攻燕国。高句丽一向好战,这时国王又是勇武的东川王高位宫,一路也是高歌猛进,愈战愈勇。

甚至连孙权都想来插一脚。孙权被打脸以后虽然没有真的御驾亲征,但一直想联合高句丽干掉公孙渊。只是魏国不想让他来,不断向高句丽施压,于是高句丽也砍了吴国使者的脑袋,跟孙权断交。

这时公孙渊再度向吴国称臣,可把孙权乐坏了,自己的使者老是被人砍,总算有机会砍砍别人的使者了。不过想归想,孙权最后还是决定坐收渔利,吴国也出兵辽东,号称来救援,实际上是来观望战局,相机捡鱼。

总之,鲜卑和高句丽的参战,牵制了燕国大量兵力,挤压了燕国的战略空间,让燕军主力只能在辽河流域的狭小空间里跟魏军周旋。

但公孙氏身为东北亚霸主,也有一帮小弟,现在大军压境,小弟们在干吗呢?

夫余国本来战斗力就弱,连东部鲜卑都不敢惹,估计更不敢惹魏国,所以没动静;乌桓已经被毌丘俭招抚过去,成了魏军的一部分;朝鲜半岛南部的百济国,则因为有另一支魏军在攻略朝鲜半岛,无法救援。

古代政权攻打朝鲜半岛一般都是水陆并进。汉武帝灭卫满朝鲜时,就是左将军荀彘(zhì)走陆路,楼船将军杨仆走海路;隋炀帝攻高句丽,是大军走陆路,来护儿走海路;唐高宗灭高句丽,也是派苏定方从海路灭百济,开辟了第二战场。凭什么司马懿就可以只走陆路,一路平推灭了燕国?

是他比上面那些都牛吗?并不是。曹叡在司马懿之外,还派了鲜于嗣等人从海路攻入朝鲜半岛,夺取燕国在朝鲜的郡县,阻截百济的援军;司马懿身边除了四万中军,还有毌丘俭的幽州军助阵。

所以这次魏国攻打辽东,发兵远不止四万,而是动用了主力的灭国之战,因为曹叡感觉自己快不行了。曹叡跟公孙恭一样也很蛋疼,儿子是抱养的,年纪还小,怕镇不住局势,所以一心想在自己手上解决掉公孙渊这个隐患。

除了要应付魏国的大军,燕国还遭到乌桓、鲜卑、高句丽的围攻,吴国那名义上的援军也不怀好意,自己的盟军却一个也来不了。说起来公孙氏的燕国不是被魏军更不是被司马懿灭的,而是被多国部队一起围杀的。

消灭公孙氏是为了放弃东北亚

司马懿平定辽东,虽然不是以少胜多,但其指挥主力作战的谋略还是非常精彩的。不过如果以为这是“强汉”的“虽远必诛”,是华夏文明向东北亚扩张,司马懿是民族英雄什么的那就大错特错了。

曹叡攻辽东为的是消灭公孙氏而不是经营辽东,司马懿平辽东的结果不是华夏势力大扩张,而是东三省和朝鲜半岛的华夏控制区开始缩水。

曹叡只介意公孙氏死灰复燃,而不太介意东北亚会变成什么样。

司马懿揣摩曹叡的意思,搞起了辽东大屠杀,诛杀燕国文臣武将两千多人,又将襄平城里十五岁以上的男丁七千人全部杀死,尸体堆起来再盖上土,筑成高大的“京观”。

司马懿杀掉的这些人基本都是汉人,这么做的意图就是要让当地人害怕,不敢再支持公孙氏一类的人物。

那么灭了公孙氏这种地头蛇以后,中央的“强汉”帝国对辽东会不会管理得更好呢?会不会更有效的开疆拓土呢?只能说不一定。

“强汉”式的秦制帝国中央高度集权,帝国对某个地方怎样管理完全取决于中央的需要,中央的利益完全盖过地方的利益。帝国的所有资源优先保证中央的需要,行有余力的情况下才会分配到地方。

魏国的战略重点是跟消灭威胁巨大的吴蜀两国,而不是经营东北亚,所以倾向于把全国(包含辽东)的资源用在吴蜀前线,对东北亚的兴趣远逊于地头蛇公孙氏。公孙氏需要征服周边异族来增强实力,魏国就远没有那么热心。

实际上边疆的地头蛇既是中原王朝潜在的敌人,也是其有力的屏障,但中原皇帝往往只关注第一点而忽视第二点,魏国(含曹操时代)就消灭了很多边疆地头蛇如凉州韩遂、汉中张鲁等。

然而汉末乱世人口锐减,中原王朝实力下降,消灭地头蛇以后又没有力量或者决心去管理他们的地盘,对边疆少民管理尤其不善,要不就坐视他们侵夺汉朝故地,要不就把他们粗暴内迁,导致少民逐渐失控,五胡乱华与此不无关系。

魏国代表了华夏文明,韩遂、张鲁、公孙渊也代表了华夏文明,代表华夏并不是曹家人的专利。如果认为只有拳头最大的一家才能代表华夏,那是一种成王败寇的思维,不利于认清历史脉络。

总之,公孙氏的灭亡令东北亚格局大变,得利最大的并不是魏国,而是周边各民族。

鲜卑慕容氏正式建国,开始了大燕国波澜壮阔的争雄史;高句丽、三韩没有了强敌,分头蚕食汉代朝鲜四郡的土地,其本地文化与汉文化深度交融,分别形成了更高规格的新文化,强化了各自的民族认同。

虽然后来幽州刺史毌丘俭两破高句丽,打到俄罗斯,但也无法扭转中原王朝在东北亚的颓势。

毌丘俭虽然战绩辉煌,但这时魏国的大战略是放弃东北亚,并没有给他兵力、粮草上的支持,他手上始终只有幽州那点家底,能够建功立业主要靠的是个人能力。

所以毌丘俭的开拓事业跟魏国的大战略实际上是背道而驰的,等他一调走就难以为继,魏国对东北亚的控制就持续减弱了。

此后,十六国北朝对东北边角之地关注也严重不足,朝鲜半岛与辽东大地在几百年的乱世中成为高句丽的国土,直到隋唐无数次征讨高句丽,付出极大代价,华夏文化才重新辐射东北亚。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新闻的观点和立场。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